媽閣廟

開放時間

08:00 - 18:00

簡介

根據第31/2018號行政法規,媽閣廟屬於「媽祖閣(媽閣廟)」。

媽閣廟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物。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

媽閣廟的創建年份,至今未有定論;但大部分學者都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門前,此處已有供奉媽祖的廟宇。從1751年完稿的《澳門記略》附圖上可見整座廟宇已有一定規模;到清道光八年(1828年),媽閣廟重修,廟內建築,大為完善。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及光緒元年(1875 年),媽閣廟兩遭颶風破壞,建築物受損,經兩年重修擴建後,奠定今天的模樣。

現時廟內有實物可考的建築物是“神山第一”殿。該殿供奉天后,創建於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 1629 年(明崇禎二年)及1828 年(清道光八年)兩度重修,其門口石橫樑至今仍存創建時的石刻。媽閣廟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弘仁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相傳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 年);但現時殿門及殿內石龕,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所建。

觀音閣與正覺禪林的創建年代未知,但從《澳門記略》可見1751 年前已有雛型。觀音閣最早為一石亭, 1828 年重修,形成今貌;閣內供奉觀音。正覺禪林重修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今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 月8 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政府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 月完成。

媽閣廟有許多摩崖石刻,均為歷代官宦名士的詩詞題字,是研究澳門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尤其是“洋船石”和“海覺石”,年代久遠,是澳門著名的兩大奇石,也是歷代騷人墨客詠吟的對象。


建築描述

媽閣廟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樸,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佈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 米,祗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為對聯,三部分均有琉璃瓦頂等裝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檐狀屋脊,脊上裝置瓷製寶珠及鰲魚,緊跟在大門之後為一三間四柱衝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頭上。正殿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築、牌坊以至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都在同一軸線上。建築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築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無論柱、樑、部分牆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築,兩邊牆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在石屋頂上又鋪設琉璃瓦頂,並以誇張的飛檐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分,朝拜區之屋頂以歇山卷棚頂形式出現,而神龕區之琉璃屋頂則為重檐廡殿式,脊上飛檐純樸有力。

弘仁殿規模最小,祗有3 平方米左右,它事實上是一石室:建築以山上巖石作後牆,屋頂及牆身也以花崗石圍合。殿內也供奉天后,兩側牆身內壁有天后之侍女及魔將浮雕,而天后神像則置於山石前,與正殿神龕區做法一樣,在石屋頂上,也加上綠色琉璃瓦及飛檐式屋脊裝飾。位於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築而成,其建築較為簡樸,為硬山式做法。

相對於其他神殿,位於建築群前方且與正殿同在一平台上的正覺禪林不管在規模上或是在建築形式上都較為講究,建築由供奉天后之正殿及側殿組成,側殿建築為一般磚結構民房式,屋頂為硬山式。而正殿是一四架樑結構建築,為一院落式佈置,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側廊為卷棚式屋頂,主建築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為三個開間,屋頂為琉璃瓦坡頂,兩邊側牆頂部為“鑊耳”山牆,有防火的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於天井前之正立面,縱分為五部分,中間最高兩邊漸低,牆身有泥塑裝飾,牆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檐下是三層象徵斗拱之泥塑花飾,此外,中間部分尚開有一半徑為1 米多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檐及瓷製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photo
大門西立面圖

photo
正覺禪林西立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