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1860年的崗頂劇院原名伯多祿五世劇院,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落成後各類音樂、歌舞節目的演出絡繹不絕,除劇場外,劇院當年還設有舞廳、閱書樓和桌球室,是昔日葡人社群聚會的重要場所。劇院曾播放電影,開設「馬蛟優等影畫戲院」,因而又有馬蛟戲院、崗頂戲院之稱。

崗頂劇院的建築及裝飾設計玲瓏精緻,洋溢著浪漫的氣息。這幢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設計的建築物,既具有歐洲劇院當時奢華的設計風格,亦符合澳門本地的環境,建築外牆以綠色粉刷,間以白色的飾條,再配以墨綠色門窗及紅色屋頂,在崗頂前地的一片以黃色為主調的建築物之中顯得獨立鮮明但卻不失和諧。劇院設有前廳,高垂的古老水晶吊燈增添了神奇又濃厚的藝術氣氛。演出廳内,觀眾席呈蜆殼形排列,設置有276個座位,舒適又寬敞。劇院長廊有樓梯直達二樓月牙形的觀眾席。劇院現時紅底菱格紋座墊及背墊座椅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沿用的樣式,而此前,劇院的座位是硬木座椅。在2001年的一次整修中曾將觀眾席座椅的外觀顏色替換成綠色,其後2008年劇院再進行重修,並參考歷史資料,將觀眾席座椅復原為紅色。西方劇院座椅慣常選用紅色,主要是由於在晚上紅色是最快喪失辨識能力的顏色,所以在劇院亮燈情況下紅色能夠保持足夠的可識別性,讓觀眾迅速入座,當表演開始、劇院燈光關閉,觀眾瞬間就失去紅色座椅的視覺干擾,有利於觀眾投入演出,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與澳門社群共度了百多年風雨的崗頂劇院,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歷史建築之一,不但留下了昔日葡人在澳門休閒娛樂的足跡,至今其功能還延續下去,為澳門文化藝術活動提供一個優雅而極具特色的表演場地,是澳門表演藝術發展最悠久的見證物之一。